中国恒大即将退市:地产冲击下,建材家居行业如何转型求新生?
新中源瓷砖,国内大型综合性建材企业 #家装建材# #瓷砖品牌#
2025年8月25日,中国恒大将正式取消港交所上市地位,结束近16年的资本市场历程。其退市不仅标志着房地产高杠杆时代的落幕,也正加速建材家居行业的残酷洗牌期。
自2024年1月29日停牌后,恒大股票连续18个月未恢复交易,触发港交所“快速除牌”机制。停牌前,中国恒大股价跌至0.163港元/股,总市值仅21.5亿港元,较巅峰期缩水超99%。
2025年8月8日,中国恒大收到联交所信函,因未满足复牌要求,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。据披露,股份最后交易日为8月22日,8月25日上午9时起正式退市。恒大明确表示无意申请复核。
家居建材行业近年来一直面临相关系统性风险。恒大在全国范围内遗留的未交付房源,直接导致相应数量的装修、家具、建材订单停滞,相应的市场需求也暂时冻结。
财务层面,恒大过去通过商业承兑汇票、保理融资等金融工具,造成家居建材行业高额应收账款。
部分上市家居企业的应收账款与票据金额因此大增,不少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、计提单项减值准备。其中包括一些头部的瓷砖卫浴、地板等上市公司2024年报将恒大应收100%计提坏账,净利润直接腰斩。而众多中小企业则面临订单中断与资金链断裂的双重压力。
近几年,家具、建材与装修企业向房地产商的追债动作屡有发生。
我乐家居、三棵树今年公布了向深圳恒大材料的诉讼进展情况,要求支付欠款。更早前,索菲亚、金螳螂、江山欧派、全筑股份、广田集团、宝鹰股份等众多企业也曾发起相关诉讼行为。
但最终能成功要回现金的情况非常少,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或者达成债转股、房抵债的解决方案仍是普遍结果。
更深层的影响在于,过去依赖房企大宗业务的增长逻辑已然失效,家居企业正转而调整大宗业务的合作方式。
尽管仍有部分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,但行业整体上看已度过前几年的冲击高峰期。经过近年的业务调整,多数企业实现经营基本面企稳,业绩呈现恢复态势,零售渠道与新型大宗业务结构逐步成型。
在商业模式层面,受大宗业务坏账影响和警示,企业普遍重构合作体系,主要呈现四个发展方向:
客户结构优化:将央企国企列为战略合作优先对象,如皮阿诺通过引入保利资本实现国有资本联动;
风险管控升级:与优质民企合作时建立严格付款保障机制,设置预付款门槛和进度款节点;
业务领域拓展:多元开辟新增长极。金螳螂重新聚焦公装领域,围绕EPC总承包、装配式装修进行技术升级。更多企业向旧房改造、适老化装修及酒店学校医院等公共工程延伸;
渠道模式创新:发展工程经销商网络,通过经销商参与资金周转建立风险共担机制。
这些转变标志着行业从垫资驱动向风险可控、多元发展的新阶段过渡,正在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。
网址:中国恒大即将退市:地产冲击下,建材家居行业如何转型求新生? https://www.yijiajiaju.cn/news/view/25826
相关内容
观察 | 家居建材九大百亿巨头的突围:分化、转型与未来卡位战第九届建材家居产业发展大会于京召开,探索产业新路径
行业数据 | 12月BHI微跌,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平稳收官
家居周十条丨1-5月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%、恒大无法偿还我乐6232万元…
行业大变局下的机与变,中小企业该如何破局?
可耐福携手恒隆地产及LVMH集团,推动石膏板循环利用,共建绿色建筑未来
大道恒美“大品牌战略体系”四大业务板块全网首发
恒洁「质美中国X亚洲青年设计之光」全球启动礼 即将启幕
12月26日,中国标准化协会家居建材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暨2024年家居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重磅开启!
大咖荟萃,共谋发展|中国-中亚家居建材产业合作大会·中居之夜圆满举办